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惠阳县

惠阳县

惠阳县地处广东省东南部,位于东江中下游南岸。

民国元年,废惠州府,改其附廓归善县为惠阳县(驻今惠州城区)。1990年3月县城迁至淡水镇。1994年5月6日,国家民政部批准撤销惠阳县,设立惠阳市(县级)。2003年惠阳撤市,设立惠州市惠阳区。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惠阳县行政区类别:县所属地区广东省惠州市政府驻地:淡水街道地理位置:广东省东南部,东江中下游南岸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归善县

归善县是隋开皇九年(589)由欣乐改名而来。[注:多数史志持此说,且又有梁天监六年(507)省怀安入欣乐之说(清雍正《广东通志·沿革表》,故取之。)明陈芳绩《历史地理沿革表》、清嘉庆《大清一统志》、民国26年李景新编着《广东研究参考资料叙录史地篇》、明嘉靖《惠州府志》、清光绪《惠州府志》(两种府志沿革表言是欣乐改名,位释文却言由怀安改,互相矛盾)却认为是由怀安县改名。时间说法纷争虽多,但相差不远,有开皇十一年、开皇十年等。但当时有一个很大事件,即“隋平陈”那一年,故取其说。
据《隋书·地理志》,循州龙川郡辖归善、河源、博罗、兴宁、海丰五县,共有64420户,平均每县才12884户。归善县至元朝有9575户,45410人;至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有6458户,31900人。

改名惠阳

归善县之名一直到民国元年(1912)九月才易名为惠阳县,历时长达1323年。取名归善县后的境域相对稳定,只是明朝隆庆三年(1569)刈出宽得、古名二都和长乐县(今五华)的琴江都合在一起置建永安(今紫金)县。《紫金县誌》持此说,但清光绪版《惠州府志》说是隆庆元年(1567年)立紫金县。【宽得,古名二都之地域即现今紫金县的苦竹、青溪、义容、临江、柏埔、黄圹、南圹、凤安、好义、上义、九和、瓦溪、九寿、附城等乡镇。】
民国元年(1912),废府。将惠州府与其附廓归善县合併为惠阳县。实行省、道、县三级制时,属惠潮嘉道;不久又改属潮循道所辖。
抗日战争期间,日寇打通广九线后,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为了便于领导,曾于民国31—35年(1942—1946)间在惠阳县境内设立路东县和惠东县,并建立了党政区乡组织。民国35年(1946)6月东江纵队北撤山东后,两个县的党政组织因失去人民武装的支撑自然消失。
解放战争时期,惠阳境内曾出现过三个县级政权组织:惠(阳)紫(金)边行政委员会[民国37年(1948年3-12月)];惠阳县人民政府[民国38年(1949年5月)];惠东县人民政府[民国38年(1949年5月)]。

东江专区

1949年设东江专区,专署驻惠阳县。辖惠阳(1949年12月,惠阳、惠东两县合併成惠阳县)、博罗、增城、龙门、连平(驻元善镇)、河源、和平、龙川、紫金、海丰(驻海城镇)、陆丰(驻东海镇)等11县。
1951年原属北江专区的新丰县划入东江专区。东江专区辖12县。
1952年撤销东江专区,将惠阳、紫金、河源、龙川、海丰、陆丰6县划归粤东行政区;连平、和平、新丰3县划归粤北行政区;博罗、龙门、增城3县划归粤中行政区。

惠阳专区

1956年设惠阳专区,专署驻惠阳县。原粤东行政区所属惠阳、河源(今源城区、东源县)、龙川、紫金、海丰、陆丰6县及粤中行政区所属博罗(驻博城镇)、宝安(驻深圳)、东莞(驻莞城镇)、增城、龙门5县。粤北行政区所属连平、和平2县划入惠阳专区。辖13县。
1958年4月由惠阳县的惠州镇设惠州市,由惠阳专署领导。惠阳专署驻惠州市。由惠阳县析置惠东县(驻平山镇)。惠阳专区辖1市、14县。同年底重新合回,撤销惠州市,改设惠州镇,划归惠阳县管辖。但将高潭、小漠划归海丰县;将柏寿小乡划归紫金县;龙岗、坪山、横岗、大鹏、葵沙、南平等乡划归宝安县。
1959年撤销惠阳专区。将惠阳、惠东、增城、龙门、博罗、宝安、东莞7县划归佛山专区;海丰、紫金、陆丰3县划归汕头专区;连平、龙川、河源(今源城区、东源县)3县划归韶关专区。撤销和平县,併入连平县。
1963年复设惠阳专区,专署驻惠阳县。原属佛山专区的惠阳(驻惠州镇)、博罗、宝安(驻深圳)、东莞、增城、龙门(驻龙城镇)6县,韶关专区的河源、连平(驻元善镇)、和平(驻阳明镇)、龙川(驻老隆镇)4县及汕头专区的紫金县(驻紫城镇)划入惠阳专区。辖11县。
1964年10月31日,惠州镇再次从惠阳县分出恢复市建制(县级),以原惠州镇的行政区域为市行政区域,属惠阳专署领导。惠阳专区辖1市、11县。
1965年7月19日,恢复惠东县建制(驻平山镇,原惠东县划归佛山专区后于1959年撤销),从惠阳县划分出平山、梁化、白花、稔山、港口、平海、大洲、吉隆、多祝、新庵、安墩、高潭公社划归惠东县管辖。惠阳专区辖1市、12县。

惠阳地区

1970年惠阳专区改称惠阳地区,地区驻惠州市。辖惠州市及惠阳(驻惠州市)、博罗、龙门(驻龙城镇)、河源(驻源城镇)、连平(驻元善镇)、和平(驻阳明镇)、龙川(驻老隆镇)、紫金(驻紫城镇)、惠东(驻平山镇)、宝安(驻深圳镇)、东莞(驻莞城镇)、增城等12县。
1975年将增城、龙门2县划归广州市领导。连平县驻地元善镇改为红阳镇;和平县驻地阳明镇改为东风镇。惠阳地区辖1市、10县。
1978年5月,三栋公社从惠阳县划归惠州市管辖。
1979年撤销宝安县,改设深圳市,由省直辖。惠阳地区辖1市、9县。
1989年惠州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与惠阳县的关係是代管关係。
1990年11月17日,成立“惠州市大亚湾工业区管理委员会”作为惠州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关,将澳头、霞涌和淡水镇西侧一部分划归该区管辖。1991年6月,改名为“大亚湾规划区”。1993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改为“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该区範围是:东以渡头至禾里把为界;南以渡头沿淡澳河至新屋仔、横山沥、茶头山山脚为界;西以茶头山山脚至磨岭、水口至水保站为界;北以磨岭至水口、淡澳公路、新桥水库尾至禾里把为界。面积为9.98平方公里
1994年5月6日,国家民政部批准撤销惠阳县,设立惠阳市(县级)。

本文由'邻家艳蕊'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