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农历一年有多少天

全年354天或355天

农历中国目前与格里历并行使用一种历法,通常所说阴历也叫农历、夏历。是中国的一种历法,是阴阳历的一种,一般叫作阴历。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年年不同)。由于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里设置七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以利于农业种植等活动。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为夏历。也叫旧历。

阳历是以地球环绕太阳一周时间算作一年。它的长度为三百六十五天小时四十八分四十六秒。由于它不是整数,为了把长短拉平,有的年份是三百六十六天,称为“闰年”;有的年份是三百六十五天,称为“平年”。

阴历根据月亮圆缺变化周期,即朔望月制定的。阴历的主要特点是:历月的长短依据天象即月相来确定,大月30日,小月29日。

公历=阳历 是世界通用日期也就是我们平常的日期。

农历=阴历 是我国古代用来农耕的日期,也就是日历下面的小字所表示的日期。

农历和阴历的区别

1、阴历是农历,但农历不仅是阴历。我国自古流传下来的农历是阴阳合历,其中包括象这样“八月十五月亮圆”表示的以月亮周期记录的阴历。也包括“清明节”这样按“节气”来表达的、总在每年的4月5日这样的太阳历。

所以,经常会在日历上看到“农历七月初七,大暑第九日”这样的表示,前面的七月初七是农历中的阴历表示法,而大暑第九日则是农历中的阳历表示法。

2、从字面上理解,阳历是“太阳历”的简称。农历分为阴历和阳历就是这样的表示。但自从采用西方的“公元历法”,现在的阳历就基本上专门来表示也是“太阳历”的“公元历”。这主要跟我们的习惯有关。因为作为中国日期记录及节日的大部分,都是按照农历中的阴历来定义的。比如“除夕”就是腊月三十,年就是正月初一。端午节等等都如此。而用农历中的阳历来表示的好象只有一个算不上节日的“清明节”。农历中的阳历就是24节气,主要是为农业生产服务,说起来,农历中的阳历倒更能代表“农历”这个称谓。

历法的分类

阴历

人们把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圈的时间称为一个“阴历月”,但实际上这个周期是时间是29.53日,而历法上要求年、月必须是基本单位—日的整数倍以便于换算,所以就引入了大小月的概念,一个大月30日,一个小月29日,采用轮换制便基本平衡了这个天数,这就是我们开篇所说的有些年份的30日是除夕,而有些年份的29日是除夕的问题。

我们继续来看,按照阴历一个月29.53天来计算,一年12个月,那么一个阴历年总计就是354天,这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少了10天有余,早期农业社会的生产,如春耕秋收等都是以四季基础进行的,而季节的更迭是因为地球绕太阳的公转产生的,所以如果以阴历作为标准,那么就会出现某个季节并不是在固定月份出现的问题,历法就体现不出指导农业生产的作用这个时候,阳历就诞生了。

阳历

阳历是把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一个太阳年)均分为12个月,但因为一个太阳年的实际时间是365.25天,平均到每个月是30.44天,同样,为了调平月整数,在公历中就出现了我们熟知的阳历大小月,而为了调平年整数,就出现了“3平1闰”的置闰法,就是每过4年,把多出来的1天加到2月份,这样,历法年才能和太阳年的周期基本相符。

阴阳历

说到这里,有人要问了,既然有了更加贴合人类生产活动、可以指导农业生产的阳历,为什么不直接废弃阴历,使用阳历,却又会出现“阴阳历”呢?

这是因为作为地球唯一的卫星,我们不能忽视月亮对地球的影响,众所周知的钱塘江大潮,就是月亮的引潮力所致,那么对于居住在沿海地区的人们来说,掌握引潮力的周期就变得非常必要了,月相变化的规律对于航海和捕鱼都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由'匿名'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