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芜湖市温州商会

芜湖市温州商会

芜湖,古称“吴头楚尾”,近代为中国四大米市”之一,现在是安徽经济发达地方。哪里有经济,哪里就有温州人。在如今的芜湖市,经商的温州人达到2万多人,相当于一个的人口。

基本介绍

中文:芜湖市温州商会地点:芜湖别称:吴头楚尾业务範围:以会员合作基金、互助基金

商会发展

商会模式

商会虽然是一个民间组织,但还应该是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主体,要以会员合作基金、互助基金等形式,集中资金统一运作,形成合力,会员们强强联合,起到活跃市场,繁荣经济的作用。作为一个中介机构,可以在城市之间企业之间,会员之间起着桥樑与纽带作用,用‘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整合市场资源、商业信息,达到政府、企业、会员的多方共赢。” 事在人为。芜湖商会向着创建“温州商会模式”的目标进发了。至本月,成立恰好满两周年之即,记者採访获悉,芜湖商会做了大量可观的工作

发展大事记

2001年8月,芜湖市政府在该市镜湖区与马塘区开发温州商业街与温州商贸城,商会及时召集会员,召开扩大会,协调会员,申明在项目开发中,会员企业无论大小,谁有能力,谁牵头,参与自愿,只要有利于温州人在芜湖投资发展,有利于芜温两地经济合作,商会将大力配合,积极支持。当年9月,对当地投资8000万元的“温州风情一条街”开发项目,商会召集会员商议,决定按地价3600万元的1%作为开发费用,并通过决议,签约当月该市举办的中国旅游商品博览会,这是商会首次参与该市大型招商投资活动
2001年3月,在得知该市某派出所在执法中,没有给予温州商人市民待遇,存在歧视行为,服务不到位,会员们的身心遭到侵犯,商会就致信其市委书记。经其批示过问,该市公安三级领导上门赔礼道歉,最终达成沟通,双方互聘行风监督员与法制教育员。当月,《芜湖日报》以《难忘那声道歉》为题,在头版进行大幅报导。
2001年5月,为了2万温州人在芜湖有个精神家园,传达芜湖温州人的声音,商会联合该市发行量最大的《大江晚报》,创办了四开彩印会刊《温情速递》,随其发行,初期数量两千份,后增到3万五千份,送阅範围遍及芜温两地与全国各地的温州商会。同年10月,商会把服务延伸到非会员身上,平阳企业老闆找到商会求助,被芜湖一张姓商人拖欠10来万元贷款,商会立即代为出面,奔走当地法务部门,为其维权,甚至借支7000元给他做诉讼费用。11月,为方便会员保健就医,商会与芜湖经建中西医院合作,指定其为医疗单位,凡是会员与家属在此就诊,医疗费用可以享受5-8折的优惠
2002年8月,浙江省党政赴皖考察团来芜湖,商会应芜湖市各地协作办之请,积极配合,提供资料,出钱出点子,沟通两地,其后,芜湖市政府组织20多人次的赴温考察团,商会派出得力人员担任嚮导,全程陪同,成功使芜湖市企业确定开发该市镜湖区旅游商品园区礼品城、和平广场改造等共1.3亿元的项目,两省经贸洽谈取得圆满结果。

商会文化

创造闻名全国的“温州模式”后,温州人如今正在形成其衍生物——“温州商会模式”。 据统计,自1995年,云南昆明成立全国第一个温州商会以来,目前,160万在外温州人在全国各城市成立了70多个商会,这样的规模,这样的数量,是其他城市在外商人远远无法比拟的。各地商会通过团结当地温商,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既做同乡们的娘家,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出力,从而促进大家共同经商致富。 通过自身经历与兄弟商会的观察,对于今后的中国经济史而言,温州商会也许还只是个新生事物,但随着在我国入世,政府职能转变的大背景下,填补其留下的“管理真空”,管理与服务并重中发挥民间组织的独特作用,一种独特的“温州商会模式”必将产生。 敢想敢做的温州人会在芜湖创造出奇蹟来的!

本文由'一条小凝荷'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