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永中街道

永中街道

永中街道位于温州市区东部瓯江下游南岸,是龙湾区政府所在地,紧靠温州龙湾国际机场机场和龙湾万吨码头,机场大道、永强大道、瓯海大道、温州大道等贯穿全境。辖区面积46.637平方公里,辖5个社区(镇中社区、罗东锦苑社区、万顺社区、永昌社区、龙水社区)、34个行政村,人口128374人(2010年)。永中历史悠久,人文鼎盛,境内有始建于晋代的天柱寺、明代古堡永昌堡、张璁祖祠等名胜古蹟。其中永昌堡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几年,随着城市化推进和转型升级的加速,三产比重不断提升,永中街道正逐步成为温州城区东部的政治、经济信息文化、物流中心。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永中街道行政区类别:街道所属地区:浙江省温州市人口:128374人(2010年)

简介

永中街道辖5个社区(镇中、罗东锦苑、万顺、永昌、龙水)、34个行政村(镇南、沧河、普门、寺西、上京、镇北、桥北、石浦、棋盘、城北、衙前、朱垟、郑宅、刘宅、度山、前街、殿前、城南、新城、丰台、坦头、孙垟、双岙、新莒、青山、东林、横浃、新联、下湾、龙华、王宅、联谊、双河、上湾),部分行政村已进行整村拆除。
龙湾区永中街道镇南村村民委员会

名胜景点

张璁祖祠

民间俗称张阁老祖祠。坐落在永中街道太师路53号。据清道光年间张铭作《普门张氏闻知录》称,张璁祖祠始建于明朝嘉靖初期,原在普门堂东。祀张璁的始迁祖及高、曾、祖、父,后张璁享配其中。嘉靖三十七年(1558),张璁祖祠毁于倭患。至万曆年间,改迁于沧湖之东岸,即今址得以重建。三百年来,维修数次。
张璁祖祠坐北朝南,五开间两进,左右厢房各七间,系土木结构,天井中月台、甬道均用长条石横铺,占地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665平方米。大门前有照望、石牌坊和石碑,石牌坊上书“对扬休命”、“三朝宠锡”前后八个大字,石碑的前有张璁像、后为文忠公像赞。文忠公像赞录自普门家乘,全文为“天性孝友,气度朗豁;博极群书,奇伟迥特;建明大礼,成全圣孝;刚倔不回,慷慨任事;对扬休命,三朝宠锡;中兴贤相,一品四叶;正直无私,衣囊一箧;徇国纯臣,振古人杰。”中堂上匾额有“大学士”、“中兴贤相”、“父子及第”、“龙光世美”、“黄阁元辅”、“青宫太师”、“四世一品”、“十一世大夫”等。2011年列为浙江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通史》第八册第261页,评价:张璁“始终清廉自守,博学明辨,而又勇于革新,可谓嘉靖朝难得的贤相,也是有一代少见的阁臣。”

永昌堡

永昌堡的来历要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当时沿海倭寇猖獗,永嘉场地处温州沿海,乡民时遭焚掠。二都英桥里王叔果、王叔杲兄弟倡议集资筑堡自卫。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冬动工,用石块斜垒城墙内外壁,中间夯土,城基约3.9米,高4米多。历时一年建成。永昌堡建成后,为抗击倭寇的入侵和保护当地人民的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永昌古堡呈长方形,南北长778米,东西阔445米,城墙高8米,基阔3.9米,周长2688米,有敌台13座。用石块斜垒,中夯土。城外环护城河,城内凿有二渠,居民分住渠之两岸,井然可观。该城墙已部分残缺。1982年修复南北城门两旁城垛及城楼。
永昌堡现存有都堂第、状元府第、圣旨门巷、世大夫祠、布政司祠、青石门台、花园古井、洞桥底40号、御史巷12号、大派宗祠、楼下派宗祠、状元里6号等多处古民居、祠堂,及多座古桥樑,均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2011年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础设施

城区建设日新月异,建成了以龙湾区府为中心的约6平方公里的新城区,构筑了以永宁路、龙海路等为主轴线的城市道路网框架,形成了配套的通讯供电、供水、排污等设施体系。建成了一批以万达广场、区图书馆、温州奥体中心、龙翔湖公园银行大厦等为代表,具有城市标誌性的建筑。

永中街道

经济发展

永中街道经济发达,是温州市综合实力30强镇(街道)之一,拥有各类企业1022家,规模以上企业88家,年产总值超5000万元以上企业39家,超亿元企业20家,其中包括青山控股集团等上市企业。
2013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20.7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3亿元,财政收入5.445亿元,外贸出口总额2亿美元。

本文由'凤凰院海荣'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