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法律概念

法律概念

法律概念是指法律对各种具有法律意义事物状态、行为进行概括而形成的专门术语。有些法律条文规定了法律概念的特定含义。例如《刑法》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的,是故意犯罪。”这里就规定了“故意犯罪”的概念。

基本介绍

中文:法律概念外文名:legal concept进行概括:各种法律事实是指:是法律的构成要素之一构成:整个法律体系的原子

功能

表达功能

法律概念及概念间的连线使法律得以表达,没有法律概念,法律是难以想像的;

认识功能

法律概念使人们得以认识和理解法律,不藉助法律概念,人们便无法认识法律的内容,难以进行法律交流,更无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法律实践活动

完善功能

该功能又称改进法律、提高法律科学化程度的功能,丰富而明确的法律概念可以提高法律的明确化程度和专业化程度。使法律成为专门的工具,使法律工作成为独立职业。法律概念与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同等重要。

五类因素

主体概念

这是用以表达各种法律关係主体的概念,如公民、法人、原告、行政机关,等等;

关係概念

这是用以表达法律关係主体间权利、义务关係的概念,如所有权、抵押权、交付义务、赔偿责任等等;

客体概念

这是用以表达各种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的概念,如动产、主物、支票,等等;

事实概念

这是用以表达各种时间和行为的概念,如失蹤、不可抗力、违约,等等。

其他概念

除上述四种概念,如正当程式等。
依其所涉及的内容,法律概念可以分为涉人概念涉事概念渉物概念。法律概念还可以按涵盖面大小,分为一般法律概念部门法律概念,部门法律概念又可分为宪法概念、刑法概念、民法概念等。

特性

普遍性、确定性和形式理性
普遍性是指法律规範具有普遍的约束力。确定性是指法律规範的表述是明确的,不模稜两可。形式合理性是格法律规範的设定、表述和适用,符合社会成员的正常理性水平和行为能力,可以为社会成员所理解和实践。
法律规範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并由国家负责制定、颁布和实施。
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法律的拘束力,是法律强制性的外在表现。如果行为违背法律的规定,即可能招致承担法律上的不利后果。国家的权威是法律强制力的主要来源

本文由'一只高坡呀'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