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平潭古城

平潭古城

山西省阳泉市矿区的平潭城,相传为春秋末期晋国正卿赵简子所筑,距今已有近2500年的历史,是阳泉市区最早的建筑名称在我国的史籍中多有记载。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平潭古城地理位置:山西省阳泉市气候类型: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所属地区华东地区

简介

《山西通志·古蹟考》载:“平潭城亦简子所筑,在平定州。”(山西通志一百八十卷,光绪十八递修本,第五十三卷古蹟考,三十页)。《魏书·地形志》记有:“太原郡中有平潭城。”《方舆纪要》一书记述更详:“平潭城在平定州西北25里,相传赵简子所筑也。”《山西历史地名录》阳泉市条目中也写有:“平潭,在阳泉市北,有宋熙宁敕建寿圣寺,因众水汇潭于前、平衍光鑒,故名。近有赵简子古城遗址”。这些文字不仅指出了平潭古城的方位,而且解释了古城得名的来历

古城考略

平潭城俗称“古城”,其遗址现为古城居民区,北面现有一道土丘,土丘顶有一高灌站,紧挨着蓄水池的高土垄乃是古城的遗蹟。从里侧看,墙有3米多高,6米多宽;从外围观,墙高有16米之多。其是城墙的一角,分别向南、向东延伸。原先的古城方园约有500米。1958年,这里曾挖出四件文物:军锅、石鼓、马镫和箭镞。军锅是用铜製作的,直径二尺有余。
据传,春秋战国时期,军锅不仅是行军的炊具,在两军厮杀的激烈战斗中,还可用以敲打助战,即古代小说中描写的“擂鼓鸣金”。石鼓,是0.3米高的鼓形石头它是用做柱础,还是用于坐凳,或者系平潭城内建筑中的装饰品,笔者尚未找到佐证。马镫,0.1米左右,用铁铸造而成,出土时锈迹斑斑,勉强可以分辨形状。箭镞,就是箭的头部,出土时还有白色金属光泽。据说,铸造的原料以铜、锡为主,还要掺入微量的其它金属,经过多次冶炼,方可製成。这四件文物曾交阳泉市文化保存,可惜文化大革命期间失散。

古城影子

古城的脚下有一条河,名为洪城河。相传,这里原是平潭城的护城河。春秋战国期间,范昭子和中行文子联合攻打赵地,两军在此鏖战,双方伤损极重,血流成河,以至将护城河内的清水也染成了红色。此后,人们便把护城河叫成了“红城河”,因取吉祥之意,又改称为“洪城河”。
古城隔桃河相望的地方,名为“简子沟”。相传其是赵简子屯集军马粮草的仓库。如今,这里铁轨纵横交错,夜间灯火耀如白昼,是石太铁路大型编组站之一。
古城之西的小河,名为西河。其与桃河交汇处的平川地带名为“平潭街”。相传,这里曾是赵简子操练大军的教场,又是平潭古城下的交通大道。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这条街逐渐变成了集市贸易中心,历代邮传的驿站,并成为晋冀必经之通道。不仅官吏、邮差在这里换马住宿,过往客商以及上任的官员、随属,也断不了在此停歇、逗留。
赵简子在阳泉一带还留有封鹊山的历史佳话。据州志记载:“鹊山,在州西北五里,山上有扁鹊庙,山下有平地泉。赵简子赐扁鹊田四万亩的山下。”相传,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秦越人,来到赵地行医,曾治癒简子昏迷了五天的头疾。简子感恩不尽,对他的医术十分钦佩,称他为神医扁鹊。为了报答秦越人的精心医疗,赏赐田地四万亩,并将这块领地封为“鹊山”,这就是平定县城北的鹊山村,距平潭古城南十余里。过去,平定的老人们常说:“先有鹊山,后有平定”,指的就是这个故事。鹊山屯(村),也许就是我市最早的居民区了。清代曾尚增诗曰:“万亩山田画不如,至今犹自把耕锄。高轩一过人千古,谁向长桑乞异书。”

本文由'励采春'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