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雨中栽竹

雨中栽竹

《雨中栽竹》是明朝创作的诗词,作者是陈宪章

基本介绍

作品名称:雨中栽竹创作年代:明朝文学体裁:诗作者:陈宪章

作品原文

心被清虚引,非关索竹看。
檐前纔数个,淇上已千竿。
微雨土初覆,北风天正寒。
昆邱有孤凤,何处啄琅玕﹖

题 解

冒着寒风和细雨,在檐前初翻的土里栽下了几株竹子。这怎幺能和淇上的千竿竹相比,又怎幺能引来凤凰呢?这里作者有倾慕竹子的高雅、谦虚之意,也不乏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之憾。

注 释

清虚:清虚淡远是道家所推崇的最高精神境界。
非关句:不一定与索要竹子看有关。索,要。
纔(caí):同“才”。
淇上:淇河上。
土初覆:刚把栽竹子的土埋好。
昆邱:当指崑仑山。崑仑山北谷名叫“懈谷”,即“嶰谷”。《吕氏春秋·仲夏记·古乐篇》记载,黄帝命伶伦作乐律,伶伦取懈谷之竹,先用其中厚薄均匀的做成竹管。伶伦根据凤凰的鸣叫声,经过长时间的揣摩、推敲,终于创製出音乐上12音律,受到了黄帝的讚扬。唐诗有句“意欲託孤凤,从之摩天游。凤苦道路难,翱翔还昆邱。”(李白)“请说轩辕在时事,伶伦采竹二十四。伶伦采之自昆邱,轩辕诏遣中分作十二。”(李贺)
啄琅玕:传说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琅玕,美石,古人常以之喻竹。

作者简介

陈宪章(1428-1500),字公甫,号石斋,又号碧玉老人,因是新会白沙乡人,故世称白沙先生。陈白沙是明代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被称为一代大儒”“岭南一人”。据明史载,他身材修伟,有极聪慧的仪表,目光如星,右边脸上长了七颗好像北斗星座般的黑痣。从小就颖悟非凡,过目不忘,而且很有气节,要做天地间的第一等人,即孟子所谓的“天民”。他19岁中乡试,20岁参加会考,榜上有名,因而得以到京师进国子监读书。陈白沙多才多艺,精诗文、工书法、善画梅。他的诗作有2000多首,其诗格调颇高。着有《白沙全集》等。明孝宗弘治十三年,陈白沙病死于家乡,被謚为“文恭”。明万曆二年,朝廷诏建家祠于白沙乡,即江门的陈白沙祠。至今,江门留有很多陈白沙的遗蹟,如钓鱼台、碧玉楼、白沙墓等。

本文由'俊锡超级甜'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