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凯歌(沈明臣)

凯歌(沈明臣)

《凯歌》是明朝的沈明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基本介绍

作品名称:凯歌创作年代:明朝文学体裁:七言绝句作者:沈明臣

作品原文

衔枚夜度五千兵,密领军符号令明。
狭巷短兵相接处,杀人如草不闻声。

作品赏析

描述的是一场夜袭战斗,首句便造成强大的气势。“衔枚”,原是古代行军时,为防止士兵喧譁,令他们在口中衔一支筷子状的木条,这里形容军队行动时悄然无声。“度”一个没有形迹、没有声响感觉的动词,常用于鸟飞。“五千兵”,作为一支偷袭的军队,规模是很大的。“衔枚夜度五千兵”,如一股黑色的涌流,无声无息,却格外给人力量感。第二句“密领军符号令明”,对首句加以补充说明。因为这场战斗是一次绝密行动,因为军纪严明,所以才有首句所说的情状。
三、四句直接转入战斗场面。“狭巷”是战斗发生的场所。从诗的角度来说,“狭巷”毫无迴旋余地,一支强大的军队投入到这样一个战场中,必然发生殊死的搏杀,更增强阅读心理上的紧张。“短兵相接”,说明这是一场近身肉搏战,点出夜袭的特点,气氛极为激烈。这个句子与一般七言诗句式不同。它不取通常的上四下三的节奏,而用上二下五的配合,在语意上,“短兵相接处”必须连读而不能停顿,因而显得更快。而且,这个句子不能单独成立,“短兵相接处”如何?留下了问题,使得它和末旬的连线也更紧密,又进一步强化了“快”的感觉。“杀人如草不闻声”,紧扣夜袭的特点,讚颂我方将士的主动、迅捷、勇敢,在敌人尚未来得及作出充分的反应时,已将他们全部歼灭。这真是一场快战。

作者简介

沈明臣 (1518~1596) 明代诗人。字嘉则,号句章山人,晚号栎社长,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平生作诗七千余首,与王叔承、王稚登同称为万曆年间三大“布衣诗人”。明臣着有《丰对楼诗选》四十三卷、《越草》一卷。另着有《荆溪唱和诗》、《吴越游稿》、《通州志》等。

本文由'隗语巧'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