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唐山(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对祖国故乡的称呼)

唐山(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对祖国故乡的称呼)

唐山原指“大唐江山”,是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对祖国故乡的习惯称呼。

由于唐朝对海外的巨大影响,在宋代时,“唐”就已经成了东南海外诸国对中国的代称。历宋、元至明,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在东南亚地区,一直将中国或与中国有关的物事称之为“唐”。不仅以“唐”作为“中国”之地的代称,而且称中国人为“唐人”,而华侨则将祖国称之为“唐山”。

当年渡海到台湾的人代称“唐山人”,“唐山过台湾,心肝结成团”记录了祖先从大陆漂洋过海到台湾的情景和心情。台湾人称大陆移民到台湾开基为“唐山过台湾”。儘管斗转星移,岁月流逝,侨居世界各地的华人却世代相传:“记住我们的祖先来自唐山!”时至今日,台湾同胞从没有人会忘记:“自己的就在海峡彼岸。”

基本介绍

中文:唐山原名:大唐江山有关着作:《海国兵谈》有关电影:《唐山大兄》
由于唐朝对海外的巨大影响,在宋代时,“唐”就已经成了东南海外诸国对中国的代称。历宋、元至明,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在东南亚地区,一直将中国或与中国有关的物事称之为“唐”。不仅以“唐”作为“中国”之地的代称,而且称中国人为“唐人”,中国姓氏为“唐姓”,中国衣饰为“唐衣”,中国商船为“唐舶”或“唐船”,而从海舶上转贩到的中国货物则被成为“唐货”。甚至现代习称的“汉语”,也被宋代海外诸国称为“唐语”,中国人留居海外一年不还者,被称为“住蕃”,而外国人在中国逾年不归,则称“住唐”。沿袭至今,有些流寓海外的华人仍然自称为“唐人”,华人在海外都市中的聚居地被称为“唐人街”,而华侨则将祖国称之为“唐山”。历时千载,绵绵不绝。

盛唐盛唐

这里应特别指出,在中原人历代南迁中,发生在唐初与唐末的两次向闽越的大移民,在迁民史上占有突出而重要的位置。其规模声势之浩大,迁徙目标之集中,入居地区之广阔、其后裔日后播迁台湾和海外数量之庞大,影响之深远,都是空前乏后的。唐代盛时,声誉远播海外,所以他们移居台湾以及东南亚和欧美各地的后裔,便以“唐人”自称。
李小龙1971年上映的电影《唐山大兄》即取自其义。唐山大兄的真名叫郑潮安,生活在早期的泰国。他来自唐山(华侨对中国的别称),为反抗当地恶霸压迫华侨而业绩非凡,旅泰华侨尊称他为唐山大兄。
日本仙台藩浪人林子平(公元1738年-1793年)所着《海国兵谈》曾有:“(西方各国)因有良策治世与友邻和睦,各该国内绝无同类相残,此乃日本与唐山(中国)之所不及”。

本文由'痴瑶mio'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