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李震(明朝中期名将)

李震(明朝中期名将)

李震(?-1486年8月29日),字懋学。河南南阳县人。明朝中期名将。

李震袭职指挥使。明英宗正统九年(1444年),随征兀良哈,升都指挥佥事。之后参与麓川之役,进都督同知。明代宗时,投身西南,随总督王来平韦同烈之乱,从南和伯方瑛破天堂诸苗。方瑛逝世后,接任总兵官,历镇贵州、湖广。明宪宗时,与都御史项忠合力讨平荆襄流民之乱。成化十一年(1475年),再破苗民兵变,论功封兴宁伯。之后与参将吴经有矛盾,遭其陷害下狱,夺爵降为左都督,于南京闲住。宦官汪直被贬后,恢复爵位。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李震去世。

李震征战南方三十余年,立大小战功无数,在方瑛之后为征苗战功第一,西南苗民称其为“金牌李”。但他贪功好进,喜欢结交权贵,最终因此败落。

基本介绍

本名:李震别称:金牌李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河南南阳县去世时间:1486年8月29日主要成就:征战西南数十年,威震苗獠官职:左都督爵位:兴宁伯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李震的父亲李谦,官至都督佥事。李震最初袭封父职为锦衣卫指挥使。
明英宗正统九年(1444年),李震参与成国公朱勇等对朵颜三卫(兀良哈)的征讨,立下战功。四月,晋升为都指挥佥事。
正统十三年(1448年),李震跟从兵部尚书王骥出讨麓川(今云南瑞丽),以功进官都督同知。

初征苗乱

正统十四年(1449年)十一月,明代宗命李震充任贵州右参将,听从王骥节制,征讨苗民叛乱。李震在偏桥卫击败苗军,于次年九月、十一月两次受赏。
景泰二年(1451年),跟从右都御史王来征讨苗王韦同烈,击破锁儿、流源各寨,俘斩一千六百人,并参与攻克叛军巢穴香炉山,生擒韦同烈。战后晋升为都指挥使,守卫靖州。因事连坐,被征还。
方瑛在攻讨苗乱时,乞求让李震随军,代宗下诏许其立功赎罪。之后,李震随方瑛大破天堂诸苗,仍充任左参将。在方瑛平定铜鼓苗民时,李震也分兵攻取武冈,克牛栏等五十四座营寨,斩获颇多。因功再晋升为都督佥事。
天顺初年,李震再次随方瑛征讨贵州东部乾把猪等苗乱。

功着湖贵

天顺四年(1460年),方瑛去世,朝廷命李震接任总兵官,镇守贵州、湖广。
麻城人李添保为逃税躲入苗民居住地中,自称唐太宗之后,聚众一万余人,称王改元,攻掠附近地区。李震率军进击,大破李添保。李添保遁走贵州的鬼池诸苗中,再次引诱诸苗作乱,李震领兵将其擒获,送交京师。旋即又击败西堡苗民。
天顺五年(1461年)春,李震继续剿讨城步瑶、僮叛军,连破横水、城溪、莫宜、中平诸寨,长驱至广西西延,与广西总兵官过兴合军进击,攻克十八团诸瑶,前后累计俘斩数千人。同年冬,英宗命李震专镇湖广,改由李安镇守贵州。次年夏,李震率师自锦田、江华直抵云川、桂岭、横江等瑶寨,再次击败叛乱的瑶民,俘斩两千八百余人。
天顺七年(1463年)冬,苗民叛军占据赤溪湳洞长官司(治今贵州锦屏)。李震与李安分兵进讨,斩杀叛军首领飞天侯等,攻克苗寨两百座,收复赤溪湳洞长官司。战后进官都督同知。
天顺八年(1463年)冬,广西瑶民侵扰湖南地界,连夜劫掠桂阳州。李震分兵追击,连败瑶军,俘斩一千余人。
成化元年(1465年),李震负责守备靖州。当时都指挥同知庄荣奏称贵州黎平诸府接近湖广的五开诸卫,一定要大将总领才能镇服,明宪宗于是再派李震兼镇贵州。不久后,李震擒获叛军首领苗虫虾。

讨定荆襄

成化元年(1465年),荆襄流民刘千斤、石和尚等发动民变,李震率军讨伐,屡破叛军。但在乘胜追至梅溪时,却遭遇大败,明军自都指挥以下战死的有三十八人,宪宗下诏严责李震。之后,兵部尚书白圭、抚宁伯朱永等率领大军南征,李震自南漳联兵合击,最终平定了此次叛乱。战后论功,进官右都督。
当时湖广的武冈、沅靖、铜鼓、五开等苗民蜂起作乱,而贵州各地也屡屡告急。李震声称贵州难以遥制,请求仍专镇湖广。宪宗同意,他于是回师湖广,专心平叛。李震率师自铜鼓、天柱二地分兵四路,屡败苗军,直抵清水江。又请苗民作为嚮导,深入叛军腹心,在两个月内连破营寨八百座,焚毁庐舍一万三千座,斩获三千三百级。又击破劫掠桂阳的广西瑶民,斩首三千八百余级。
成化七年(1471年),与都御史项忠平定荆襄流民李原等,招抚流民九十万人,荆、襄地区被初步平定。

勛封流伯

成化十一年(1475年),苗军再次侵扰武冈、靖州,扰乱湖广。李震与巡抚刘敷等分五路进军,攻破苗寨六百二十余座,俘斩八千五百余人,俘虏其家属一万余人。
成化十二年(1476年)九月,朝廷根据李震征“靖州苗”功,封他为兴宁伯,岁禄一千石。同时期因征女真、鞑靼等受封的武靖侯赵辅、宁晋伯刘聚都受人非议,唯独李震战功卓着,无人质疑。

夺爵闲住

李震贪功好进,喜欢结交权贵。他与参将吴经有矛盾,而吴经之弟吴绶是太监汪直的心腹,李震因此受到吴绶的诬陷。适逢汪直正在处置项忠,左给事中郭镗、监察御史冯贯等在弹劾项忠的奏词中连带提及“与(项)忠平日交通”的李震,李震于是被逮捕下狱。成化十三年(1477年)六月,宪宗夺去李震的爵位,将他革职,降为左都督,前往南京“闲住”。
不久后,汪直派舍人韦瓒前往贵州缉事,韦瓒潜伏在南京,伪造关文,暗中查得李震结交南京守备太监覃包,私下以财货相贿,并凭藉权势侵占官街、役使士兵为自己建造府第等事。覃包查得韦瓒正在蒐集不利于己的证据,于是将他逮入南京锦衣卫狱中审问。韦瓒假装服罪,被押送至北京后,通过汪直将覃包、李震的罪行奏报宪宗,宪宗大怒,派汪直前往南京历数覃包之罪,旋即将其贬至孝陵司香,同时勒令李震返回北京“闲住”。

寂寥离世

成化十九年(1483年),汪直失宠被贬至南京。李震陈情自诉,得以在次年九月恢复爵位,仍闲住。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闰四月,李震请求赐世袭诰券,宪宗不允。
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八月一日(8月29日),李震去世。宪宗闻讣讯,依例赐祭葬。
明孝宗即位后,因李震镇守湖广时屡立军功,故而授其子李昂为“南京锦衣卫世袭指挥使”。

人物评价

总评

李震自明代宗时便与苗、瑶等族交战,屡战告捷,威震西南,苗、獠闻风畏服,称其为“金牌李”。他久在湖广徵战,熟知苗中讯息,擅长用兵。当时征苗之功,以南和侯方瑛为首,其次便是李震。但他为人好杀戮,虽屡次用兵获胜,叛乱却也接踵而至。

历代评论

刘吉:震有谋勇,在湖贵间最久,熟知夷情,苗獠畏之,呼为金牌李。但贪功好进,专事交结,竟以是败。(《大明宪宗纯皇帝实录》
张廷玉:韩观(韩观及山云、李震等)诸人,虽功最焯着,而皆以威信震慑蛮荒。(明史

亲属成员

父亲:李谦,明初官至都督佥事。
儿子:李昂,官至南京锦衣卫指挥使,予世袭。

史料记载

《明史纪事本末·卷三十八·平郧阳盗》
《明史·卷一百六十六·列传第五十四》

本文由'盘孤兰'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