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大陈乡

大陈乡

大陈乡,隶属于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全乡区域面积30.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80亩,林业用地25650亩。下辖早田坂、池茶、大塘、龙潭、夏家、大陈、北蕉、南蕉、乌龙9个村委会,自然村49个,村民小组53个,2006年总户数2739户、总人口8492人。乡政府坐落在早田坂村毛家自然村。东南距市区7.5公里。

基本介绍

中文:大陈乡外文名:Da Cheng Xiang地理位置: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占地面积:30.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80亩林业用地:25650亩旅游景点:早田坂村龙嘴洞

历史沿革

1987年,时称大陈岭乡,属城关区管辖。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时,大陈岭乡未涉,且复名为大陈乡,直隶江山市。
大陈乡四面环山,故大陈别称环山县。

自然条件

地属丘陵山区,境内有众多石灰岩溶洞。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最高海拔815米,最低海拔110米。大陈乡地处江山和常山分水岭上,
境内以大陈溪为主,旧称柏溪,源于五家尖南坡,西南流经大陈,折西北流入常山县;另有大唐溪,源于四都镇五家岭,西南流经乌龟石头根,折西北经大唐,至天井头入常山县。

自然资源

森林覆盖率占总面积的54.3%,林地以杉、松、毛竹为主,辅以油茶、柑桔、枇杷、板栗、杨梅经济林。境内除丰富的石灰石外,还有石煤、紫金石等矿产资源,青石和景观石丰富。

大陈乡

区位交通

该乡地处江山市境北部,东邻四都镇、南连双塔街道,西接坛石镇,北面与常山县交界。过境公路48省通纵贯乡境,连线江山常山两市县。有城乡公交207线直通市区。

经济状况

2006年全乡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589万元。工农业生产总产值7929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757万元,工业总产值6172万元,财政收入375万元,农民平均收入6121元。

农业

大陈乡农业经济以菇、杨梅、柑桔“三特”为代表食用菌、杨梅、柑桔等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初具规模,在南蕉村形成以种植生产、加工为一体的百万袋白菇专业基地;
至2006年,全乡种菇农户280户,种植200多万袋,全乡产量达1000吨;菌种生产户5户,年产300万袋。在南蕉、早田坂、夏家等村建有东魁杨梅基地1000多亩。乌龙、早田坂、夏家、大唐、池茶、龙潭6个村建有柑桔基地3600亩。

工业

工业经济以石灰石、景观石、青石“三石”为主要代表。2006年成功引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新形墙体建材、竹炭、农特产开发等企业4家,引入实际到位资金695万元。
全乡有各类企业26家,主要生产水泥、石灰、青石板、石煤等。大陈乡矿藏资源丰富,石灰石贮量2110万立方米,景观石贮量10555万立方米,青石贮量299万立方米,引进园林景观人才和企业,依託浙江宇华集团进行前期开发,设立了大陈景观石市场

基础设施

至2006年,该乡康庄工程完成7个村,共9.38公里,除龙潭村计画下山脱贫外,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农村“髒、乱、差”现象得到治理,全乡改厕819个,
新建公厕10个,早田坂、北蕉、大陈3个村被评为市“十村示範、百村整治”模範村,其中早田坂村被列入市重点整治首批示範村。

医疗卫生

至2006年,全乡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1.66%,五保老人得以集体供养,农村政策性住房保险参保率达100%。

文化教育

至2006年,全乡实现每村建有宣传栏、活动室、阅览室、远程教育网,早田坂村配备有一套民众健身器材,新建一个文化广场
大陈乡中学于2006年8月併入双塔学区丰足中学。全乡共有中心国小一座,学生300多人,教职员工30人,幼稚园3处。全乡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等教育率达100%。先后投资4万余元,帮助学校实施改水改校舍工程,为学校新建一座食堂,一个篮球场。
由大陈乡村民表演的排舞《文化礼堂之歌》登上浙江电视台《流动大舞台》。

旅游资源

大陈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汪氏宗祠和文昌阁,同建于清同治元年(1861),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祠堂属砖木结构,精雕细琢,花鸟禽兽,栩栩如生,2005年3月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汪氏宗祠汪氏宗祠

萃文中学教学楼,建于同治十一年(1872),砖木结构,属西式洋楼,占地1500平方米,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大陈乡境内溶洞众多,着名的早田坂村龙嘴洞,为县市级文保单位;还有大唐村的荷塘龙洞;池茶村的紫云洞;
大陈村的猢狲洞、双联洞;南蕉村的响石洞、朝天洞;乌龙村的乌龙洞等。洞壑幽深,钟乳石累累,千资百态,引人入胜。

本文由'顿寻薇'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