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霍夫曼比例

霍夫曼比例

霍夫曼比例是霍夫曼(W.G. Hoffmann)在1931年提出的解释一个国家区域的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规律。它阐明了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经济文化尤其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产业结构正由第二产业主导向第三产业主导转变,并引入“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的概念

基本介绍

中文:霍夫曼比例提出人:霍夫曼提出时间:1931年类型:工业结构演变的规律

简介

霍夫曼比例(H')=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
工业化进程中,这一比率不断下降。这也就是霍夫曼定律。
根据霍夫曼比例的变化,工业化分为4阶段:(a)H'=(6-4),消费品在製造业中占统治地位,如印度。(b)H'=(3.5-1.5),资本品生产迅猛发展,但仍低于消费品生产,如日本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c)H'=(1.5-0.5),资本品和消费品基本相当,如美国、法国、德国。(d)H'在1以下。资本品的规模大于消费品规模,还没有出现这样的国家。
霍夫曼定律是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之一。
霍夫曼比例定义
霍夫曼定理是霍夫曼(W.G. Hoffmann)在1931年在《工业化的阶段的类型》一书中提出的。它揭示了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的规律。霍夫曼使用了近20个国家的工业结构方面的时间序列资料,重点分析製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係,这个比例被称之为“霍夫曼比例”或“霍夫曼係数”。即,
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霍夫曼比例具体内
霍夫曼定理的核心思想就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呈下降趋势: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製造业中占主导地位,资本资料工业的生产不发达,此时,霍夫曼比例为5(±1);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发展速度比消费资料工业快,但在规模上仍比消费资料工业小得多,这时,霍夫曼比例为2.5(±1);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大体相当,霍夫曼比例是1(±0.5);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超过了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
题目所示的修改,实际包含了两个含义
第一,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经济文化,尤其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产业结构正由第二产业主导向第三产业主导转变,如下两图可以看出这一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霍夫曼对工业化进程中经济结构变化的研究,是在国民经济只存在工业和农业两个部门的理论框架下进行的,因此,他把资本品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的上升和居于主导地位,等同于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和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现在的修改,是将服务业,即第三产业加入到计算之中。
第二,引入“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的概念,从而可以利结合列昂惕夫投入产出表以及消费、投资需求关係理论进行进一步分析。

案例分析

霍夫曼比例案例分析
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需要指出的是,以下分析的大前提是“一般情况”,即没有重大自然人为灾害或干预的影响的情况下。
“比例数值波动起伏,但总趋势是不断下降”这一变化趋势即意味着最终需求部分相对中间需求部分的比值是下降的。这一情况的发生条件可以分四部分讨论:
首先,是以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比值持续偏低为条件。消费需求的偏低导致B2C产业的萎缩与净产值的下降,这意味着偏高的投资需求将集中分布在B2B产业中,而对于这部分投资需求的满足,导致了B2B产业整体的发展与净产值的提高。典型的例子就是21世纪初的中国。目前,我国经济成长在相当程度上还是以投资增长为主导,投资需求的拉动作用因经济运行中生产迂迴的程度提高而得到强化。比如,近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投向基本建设和住房开发,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中两者合计占了76.7%。由于大量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的拉动,生产资料需求的大幅增长,引起生产资料价格的攀升,生产资料供应的短缺又刺激了生产资料投资增加,从而造成固定资产的过度投资。由于国内的投资需求无法及时转化成消费需求,大量投资形成的过剩生产能力会在重工业内部出现封闭循环的可能。重化工业和基础产业的相互拉动,造成投资需求的急剧扩张。投资的快速增长带来的是中间需求,而消费的增长带来的是最终需求。只有实行消费拉动,扩大消费需求,以消费需求增长才能有效带动投资需求增长。
第二,以早期工业化发展(主要集中在製造业)即服务业大发展之前的阶段为前提,可以延用霍夫曼定理的原意,即在工业化初期,由于食品、纺织等最终需求产业是满足人们最基本需要的部门,只有基本需要基本得满足以后,才能把更多的资源用于发展其他工业;而且,最终需求产业投资少、周期短、技术要求不高、见效快,更容易发展;另外,由于资本缺乏、技术落后、劳动力成本低而且比较丰富,更适合发展多数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最终需求产业,所以最终需求产业首先得到发展。随着最终需求产业的发展,对中间需求增长,资本积累规模扩大,技术进步,劳动力成本提高,为中间需求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提出了加速发展的要求,所以中间需求产业增长加快,超过最终需求产业的增长,逐渐成为主导产业。这在很多国家的发展过程都能找到典型例子,像英国欧洲已开发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是从纺织、粮食加工等最终需求产业起步的。后发展的典型例子如台湾,20世纪70年代的工业起飞阶段,纺织业、塑胶製造业、食品及菸草业比重逐步攀升,到1973年其在总产业净产值中的比重达到51.6% 。
第三,是以服务业与信息技术及相关产业相继迅猛发展的新型工业化的条件。由于服务业内部结构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及信息服务业在中间产品生产产业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大幅度提高了产业在从採购材料与销售产品全过程的的效率,节省了交易成本,使得该类产业的净产值稳步攀升,因为中间产品的销售阶段属于最终产品的生产阶段。同样的作用在最终产品生产产业中则只能体现在前期採购之上。
此外,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产业结构高加工度和高附加值化趋势。专业程度越高、最终产品的性能和製造技术的複杂程度,相同产出的最终产品对中间产品的依赖程度越大。这使得科技行业的核心部件生产行业因掌握了关键技术与生产能力而取得较大净产值,相反面向最终产品的产业的净产值则因为高昂的专利成本和技术扩散带来的激烈竞争利润微薄而逐步萎缩。最为明显的就是PC行业和DVD行业,掌握核心技术公司的净产值和利润都远远高于处于产业链末端的生产完整消费产品的企业。当然这一变化也体现在国际分工中已开发国家与开发中国家利润与净产值的对比上:掌握研发能力提供核心部件与技术支持的已开发国家的盈利与产值明显高于进行简单加工的开发中国家。
“比例数值波动起伏,但总趋势是不断上升” 这一变化趋势即意味着最终需求部分相对中间需求部分的比值是上升的。如果单纯在製造业範围内来看,这一现象是违反霍夫曼定理的。但从更为宽泛的角度进行分,就发现同样存在着这一趋势的产生条件:
首先,消费需求的上升将导致B2C净产值/B2B净产值的比值上升。消费需求的变动将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生产结构和生产规模,而后通过产业波及效应间接影响中间产品的需求量及其变动。因为产业波及效果是延产业链向上呈现渐弱态势的,即越远离最终产品生产的产业被波及的效果越弱,因此消费需求上升拉动了B2C产业的净产值更多,使这个比值呈现上升态势。比如电子通讯产品製造业和日用电器製造业等,从需求角度看,该产业群的高速增长首先得益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形成的需求增长。又如90年代末开始,中国居民家庭传统的耐用消费品增长明显放慢,但以电子计算机、现代通讯为主导的新一代的耐用消费品进入加速增长状态。如电子及通讯产品製造业,居民消费需求的比重已经达到10%,比90年代中期提高2倍以上。居民固定电话和行动电话普及率提高了近1倍,家用电脑用户增长近5倍,空调热水器、彩色电视机等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根据2000年投入产出表的直接消耗係数粗略估算,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带来的需求增长对该产业群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以上。而与此同时,处于这些产业链中上游的中间需求产业却由于下游最终产品产业竞争压力的影响,非但没有持续扩张,反而开始关注未来可能形成的过剩风险而削减投资规模,从而形成了“比例数值波动起伏,但总趋势是不断上升”的趋势。
第二,这与服务业发展过程中的内部结构有关。前文已经提到,“产业结构正由第二产业主导向第三产业主导转变”,当服务业内部以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务服务为主的B2C的服务业在增加值中的比重增加时,规模庞大的服务业发展直接将导致B2C产业净产值/B2B产业净产值比值总趋势的不断上升。以1987——1997年OECD国家服务业分部门在GDP中的平均份额来看,这一趋势是明显的:
OECD国家服务业分部门在GDP中的平均份额(%)
1987 1997 变化
批发,零售,餐饮和旅馆(Ⅰ) 15.2 14.6 -0.5
运输,仓储和通讯(Ⅱ) 6.8 7.1 0.2
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务服务(Ⅲ) 15.4 17.6 2.2
公共管理及国防(Ⅳ) 11.5 11.6 0.1
教育卫生,社会服务及其他(Ⅴ) 8.6 10.1 1.5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务服务、公共管理、教育,卫生,社会服务及其他等领域面向B2C的部分增长趋势完全弥补了批发,零售,餐饮和旅馆领域中这一部分的下降。另一部分服务业则向製造业过渡,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複製业在北美行业分类中就被归为製造业——面向B2C需求的製造业。
第三,这也同生产技术的进步有关。技术进步提高了生产资源的利用率,生产资源利用率越高,相同产出的最终产品对中间产品消费需求减少,从而导致在最终产品净产值增加的的情况下中间产品净产值相对不变甚至下降。以我国食品加工产业为例,2005年,全国国有及中等规模以上非国有食品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0344.8亿元,比2000年增长97.2%,年均增长19.4%;工业增加值6300.0亿元,比2000年增长87.8%,年均增长17.6%;销售收入19900.0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101.3%,年均增长20.3%;利税总额3365亿元,比2000年增长91.9%,年均增长11.4%。其中,粮油加工、肉类加工、乳製品加工等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和利润年均增长率均超过20%。而与此同时作为原料来源的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却是偏低的:
“比例数值虽有波动,但总趋势平稳无明显升降”是一种稳定态势。
首先可以从需求的角度为这一趋势的产生给出前提条件。
从需求结构来看,基于如前所述的“消费需求影响最终需求,投资需求影响中间需求”的规律,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比例的平稳趋势的出现意味着B2C产业净产值与B2B产业净产值趋同。出现这样一种趋势的情况有两种
一是消费需求持续低于投资需求且保持一定比例。这一情况主要发生在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实体,如实践“亚洲模式”的诸国。以日本为例,从 1955年到1973年的“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经济发展阶段,其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比例一直徘徊在一较低的比值水平。
二是消费需求持续高于投资需求且保持一定比例。在欧美先行已开发国家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从19世纪各国第二次产业革命相继完成到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及大萧条时代为止;第二次是20世纪70年代“滞涨”时期到今天为止,随着“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重新自由经济政策替代,消费需求比投资需求比值又逐步上升并维持在一定的高水平範围。
从需求总量来看,对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与地区来说,比值的无明显波动是由人口数量的巨大、社会发展水平的落后与技术水平的落后导致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普遍低迷造成的,目前绝大多数的非洲贫困国家处于这种状态,有些国家甚至于连农业经济都还未发展起来;对于已开发国家而言,情况则恰恰相反:需求总量在一个高层次保持稳定,带来了两种需求产业净产值的比例稳定。这在经历了1914——1950年后起工业化发展后的北欧国家尤其突现。
第二,服务业与新兴技术的发展对比值的影响会随着各产业之间的产业关联与产业波及效果的作用,在没有新的重大突破性发展的前提下被拉平。这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对某一产业业的推动最终带来整个社会生产的进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计算机製造业。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运用,作为最终需求产业的计算机生产产业净产值不断增加,并且带动了计算机零部件生产业、电子元器件生产产业这样的中间需求产业的进步,然后随着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与网际网路等信息产品的产生,世界範围内兴起了“第三次产业革命”浪潮,各产业,无论中间需求还是最终需求,都得到了极大发展。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充满矛盾的结果,即B2C产业净产值与B2B产业净产值的比例关係呈现出上升、下降和不变三种趋势可能性的情况均存在。其实,这个比值会在一定时期内呈现上扬,另一个时期呈现下降,但总体上来说则正好互补而趋于平衡。这就类似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描述。这一变动趋势呈现周期性起伏状态。其每次波动的波幅和频率,随着外因变化对某一产业或某一类产业产生影响的程度、该产业或该类产业的产业影响力係数大小、社会产业处于发展的那一阶段等等因素的差异而不尽相同。

本文由'魔都妙晴'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