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刘建章(国民党将领)

刘建章(国民党将领)

刘建章,派名凡明,别号焕纶,湖南省隆回县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连长、营长、团长、师参谋长、师长、新编第六军副军长。参加过远征缅甸的战役,解放战争时期在辽瀋战役中被俘,后赴台湾,1998年病亡于隆回县滩头镇,葬于故里。终年90。

基本介绍

中文:刘建章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滩头罗面村出生日期:1908年9月28日逝世日期:1998年11月7日职业:军人毕业院校南京中央军校信仰:三民主义主要成就:黄埔军校 第六期抗日战争政党:中国国民党军衔:中将

投身军旅

刘建章,生于一个农民家庭。5岁才开口学话,其父刘高峰辛勤耕耘,送他上学,苦读五年私塾后,刘建章考入循程中学读书成绩优异,为教师所器重。1926年10月,刘建章与廖耀湘、肖劲一起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第一总队炮兵大队第三中队学习
1929年5月毕业派充炮兵第三团排长。12月再入炮兵军官训练班受训。1930年4月派任教导第1师炮兵团少尉连附。6月升任中尉连附。12月所部改编为国民政府警卫师炮兵团,仍任中尉连附。
1932年1月所部编入炮兵第一团,仍任上尉连长。

参加抗战

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后,刘建章随部驻津浦南段,监视日军行动。“塘沽协定”后,日军复策动冀察伪军进攻古北口,刘建章随部北上进驻密云,配合宋哲元的第十七军拒敌。1934年4月,刘建章升任炮兵第七团少校团附,复调任炮兵第十团第三营营长。
西安事变后,刘建章任炮十五团第二营营长,移驻徐州。不久,刘建章遂辞职回乡,任邵阳第七区区长。嗣赴东安任新编第二十二师主任参谋,不到一年,调任该师野战补充团团长。1935年6月25日叙任陆军炮兵少校。10月调任炮兵第六团团附。 1937年2月,刘建章调任炮兵第十五团营长。1938年5月调任炮兵第十四团团附。
1939年12月,刘建章随部参加崑仑关战役,战后,刘功升第六十四团团长。1942年2月,刘建章参加中国远征军,出征缅甸。缅北重镇腊戌、密支那、八莫相继失守后,二十二师掩护主力撤退,刘建章随部且战且走,俟到达猛西时,归国之路已被截断,只得奉令翻越海拔6000余英尺的野人山向印度进发。他初率部为开路先锋,继奉令殿后,救护收容,中患痢疾,和骡马同行,胜利抵达印度列多,全团阵营齐整,盟军主帅史迪威、统帅蒙巴顿大为惊异,予以表彰,1943年4月,刘建章任该师参谋长。
1944年4月上旬,日军攻占科希马、英帕尔,印度和伦敦大为震惊。蒙巴顿向中国紧急求救,史迪威晋见蒋介石,请求蒋火速向印度增兵,并由远征军发起反攻,以解英军之危,乘机打通中印公路。
刘建章和李涛率第六十五团一鼓作气攻克大洛,歼灭敌第五十五联队两个加强大队,再战克孟关,刘因此受到盟军统帅部嘉奖。8月,该师扩编为新六军,刘建章升任新二十二师少将(师长李涛)副师长。
1945年春,日军谋攻湘西,刘部奉调赴援,进驻江口、安江,参加雪峰山战役。

参加内战

1945年8月,日军宣布投降,刘建章奉令率部开赴南京,接受日军投降,并奉命拱卫京师。次年2月,调赴东北,刘建章任东北第八区保全司令,旋升任第十三军(军长石觉)第八十九师师长,驻热河。
1947年8月,陈诚任东北行辕主任,开始整顿部队。9月,陈诚将东北第六绥靖区改编为东北第四兵团,由廖耀湘任司令官。1947年夏,刘建章调升新六军副军长。
1948年9月,辽瀋战役开始,新六军随廖耀湘南援锦州,锦州被解放军攻克后,刘建章率部北回瀋阳,在黑山遭到解放军的阻击,解放军韩先楚纵队在胡家窝棚一带冲进了新六军司令部,俘虏了刘建章等100多人。不久,刘建章乘隙逃脱,经北平转回长沙。
1949年8月4日,湖南和平解放。10月6日,黄杰委刘建章接替起义的丁廉为湖南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全司令,10月10日下午,刘建章率“督察公署”和近200人枪的“湘江部队”从桃花坪经紫阳、北山、周旺逃向滩头。11月6日,他打出了“湖南反共救国军第六区指挥部”的旗号,下辖8个纵队,委陈光中、袁庆光等8人为纵队司令。从10月到11月下旬,刘建章等在隆回县製造兇杀、抢劫、破坏案达200多起。11月29日,解放军对刘建章部前后夹击,刘建章逃回老家,在老师曾志素劝他下向政府投诚。

退役之后

1950年,刘建章去台湾,任“陆军总司令部”少将高参。1961年1月,刘建章退役经商。1980年移居美国。1988年回大陆探亲。1994年2月,刘建章任台北市湖南邵阳县同乡会荣誉理事。
1998年11月7日,刘建章病逝,终年90岁。

本文由'慈夜梅'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