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麦氏大鳞大眼鲷

麦氏大鳞大眼鲷

麦氏大鳞大眼鲷,为辐鳍鱼纲鲈形目的其中一个种,分布于西太平洋区,包括日本、台湾、印尼、巴布亚纽几内亚、斐济及美属萨摩亚等海域,栖息深度100-200米,体长可达22.5厘米,栖息在礁石区,可做为食用鱼。

基本介绍

中文学名:麦氏大鳞大眼鲷拉丁学名:Pristigenys meyeri二名法:Pristigenys meyeri动物:脊索动物门:辐鳍鱼纲:鲈形目亚目:鲈亚目:大眼鲷科:锯大眼鲷属

概况

命名者:(Günther, 1872)
俗名:红目鲢、严公仔 。
英文俗名:
Meyer's bigeye
是否有毒鱼类:否
经济型鱼类:是
食用鱼类:是
观赏鱼类:否
同种异名:
Priacanthus meyeri,
Pristigenys multifasciata

分布

分布于西太平洋区,由日本南部至澳洲东北部及萨摩亚。台湾南部海域有产。

特徵

体甚高,显然侧扁,呈卵圆形;体最高处位于背鳍第VI棘附近。眼特大,瞳孔大半位于体中线下方。吻短。口裂大,近乎垂直;下颌突出,颌骨、锄骨和齶骨均具齿。前鳃骨后缘及下缘具锯齿并具有一枚后向之短强棘。头及体部皆被有粗糙坚实不易脱落之栉鳞,鳞后缘棘强而少;侧线完全,侧线鳞孔数30-32。背鳍单一,具深缺,具硬棘X棘,软条11-12(通常为12);臀鳍与背鳍几相对,具硬棘III,软条11-12;背鳍及臀鳍后端圆形;胸鳍短小;腹鳍中长,短于或等于头长;尾鳍稍圆。体呈粉红色,具有12条暗赤色横带,各垂直鳍有黑缘。以前所记载之横带大鳞大眼鲷(Pristigenys multifasciata)为本种之同种异名。

生态

主要栖息于100-200深礁石区的海域。夜行性鱼类,白天喜欢躲在比较阴暗的地方,像是礁石下面或是洞穴之中,晚上再出来找寻其他种类的小鱼或是底栖性无嵴椎动物为食,属肉食性鱼类。

渔业利用

体型比其他大眼鲷略小,较不具经济价值鱼种,可为底拖网、延绳钓及手钓所获,渔期全年皆有。肉质细嫩鱼鳞很难处理,可连皮一起剥除,油炸、煮味噌或姜丝汤皆适宜

本文由'堂艺涵'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