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吴淞口

吴淞口

中国明、清海防与江防要塞。因曾为吴淞江入长江之口,故名。黄浦江与长江汇流处。东距长江口30余公里,北与崇明岛、东与长兴等岛隔水对峙,扼长江主航道翼侧,为上海南京的通海门户。明洪武十九年(1386)设吴淞江守御千户所。嘉靖年间设总兵。清顺治初改吴淞营,置战船驻守。此后,在河口两岸先后筑有东、西炮台,南石塘南、北炮台和狮子林炮台,置各种口径火炮 30余门。 中华民国元年(1912),称吴淞要塞。吴淞口战略地位重要,历史上多次为外国侵略者入侵之地。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倭寇侵掠吴淞,参将俞大猷率军据此破敌。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英国侵略军侵犯广州受挫后,又北犯吴淞,江南提督陈化成凭藉吴淞有利地形抗击英军。1932和1938年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上海,在吴淞口附近登入,曾遭当地军民坚决抵抗。今吴淞口仍为海防要地。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吴淞口别名:黄浦口所属地区:上海市地理位置:今上海市区北部气候条件:亚热带气候着名景点:吴淞口炮台

位置

吴淞口位于今上海市区北部,黄浦江与长江汇流处,原先是吴淞江的入海口,故称之为吴淞口。现今吴淞口是黄浦江的入海口,实质上已经是“黄浦口”了,但官方名称一直没有更改,似乎在告诉人们这段古老的历史。

演变历史

据上海市档案馆研究员马长林介绍:上海开埠前,苏州河一直叫吴淞江,只是上海开埠后,由于外国人发现可以乘船从这条河到苏州,所以叫它为苏州河。但是中国官方资料一直叫这条河为吴淞江,所以吴淞江这个大名一直没有改变。不过根据习惯,以北新泾为界,吴淞江上游称为吴淞江,当地百姓也是这幺称呼的,而北新泾以东为吴淞江下游,进入上海市区,上海人称之苏州河。

吴淞口吴淞口

黄浦江水系图黄浦江水系图

有些人误以为吴淞江(苏州河)是黄浦江的支流。是上海的第二大河。孰不知这是本末倒置了。其实吴淞江比黄浦江要长,是上海的第一大河。而且黄浦江原先是吴淞江的支流,现吴淞江是汇入黄浦江,并不是黄浦江的支流。
明代以前,吴淞江曾是太湖的主要出海通道,黄浦江(鸦片战争前名“黄浦”)是其支流。当时的吴淞江下游大致从北新泾经今曹杨新村至潭子湾向东北接虬江路至虬江码头,再沿今复兴岛以北段黄浦江出大跄浦口(后改称吴淞口)汇入长江。而当时的黄浦原经上海浦(今虹口港)在今嘉兴路桥附近流入吴淞江(此处曾称黄浦口)。
明初时,因吴淞江淤浅严重,黄浦口淤塞不通,当时的户部尚书夏元吉疏浚吴淞江南北两岸支流,引太湖水入浏河、白茆直注长江(“掣淞入浏”),又疏浚上海县城东北的范家浜(即今黄浦江外白渡桥至复兴岛段),使黄浦从今复兴岛向西北流至吴淞口入注长江,此后吴淞口实际成了黄浦口,故有“黄浦夺淞”之说,此后吴淞江逐渐处于次要地位。

本文由'鸳鸯奥哲'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