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浙江大学隐身衣

浙江大学隐身衣

浙江大学完成的这项“在可见光波段实现大型物体的隐形——电磁波‘隐身衣’机理”的研究成果,2013年10月24日发表在权威科学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杂誌上。研发的“隐身衣”,一个每条边大约5厘米的六边形柱状体,周围都是普通的有机玻璃核心的“隐身通道”,由特殊光学玻璃构成。这种“隐形衣”,与现实中我们最熟悉的隐形飞机的隐形原理不一样。实验室的博士郑斌告诉记者,它能“控制”光的行走路线——一遇着隐身器,光就自然绕道,那幺在这个器件区域内的物体,就不能被看到了。也就是说,假设在隐形飞机的位置是在雷达和另外一个通讯器之间,隐形飞机把雷达发出的光信号“吞”了,它是能达到“隐形”效果的,但是雷达会发现信号的异常。如果用陈红胜团队研发的这种隐形器“套”住飞机,那幺雷达信号只会绕路而行,丝毫不能觉察中间还有架飞机,而这架飞机真的能隐形了。

基本介绍

中文:浙江大学隐身衣公布日期:2013年10月24日研究单位:浙江大学原理:“控制”光的行走路线

简介

2013年11月1日,新华社报导了浙江大学研製出了六边形柱状“隐身衣”:浙大国际电磁科学院的陈红胜教授课题组用普通玻璃,製造出了隐身器具,可以让金鱼、铅笔瞬间隐形。这一研究成果让很多人都很兴奋。浙大的隐形衣到底是怎幺样的?陈红胜在美国。他指导的博士生郑斌为我们演示了“隐身术”。

实验情况

郑斌手里拿着一个正六边形的玻璃器具,边长5厘米,厚也是5厘米,正六边体的中心是一个孔洞这就是可以让生物隐身的六边形隐身器。他将六边形隐身器放进装满水的透明鱼缸里。鱼缸的一侧,是用A4纸列印的浙大求是鹰的标誌。从鱼缸的一侧,透过六边形隐身器,可以看到完整的求是鹰图案。
郑斌用一支铅笔穿过六边形隐身器中心的孔洞,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铅笔插进六边形隐身器孔洞的那段消失不见了。透过玻璃器具,我们还是可以看到鱼缸一侧的完整的浙大求是鹰图,就像没有插进铅笔时一样。这就是说,铅笔没有把求是鹰遮住,铅笔隐形了。
接下来轮到金鱼。郑斌把小金鱼放进了孔洞里,还是可以看到完整的求是鹰。过了一会,小金鱼伸出了头,我们看不见它的身子慢慢的,金鱼游了出来,这时我们才看到了整条鱼。

显性原因

隐身是个很複杂的事,想了解“隐身”的原理,要先明白物体为什幺会“显形”。
陈红胜说,光是一种电磁波,碰到物体后会反射回来。当可见光照射到物体上时,会在物体表面发生反射、散射,散射出来的光能被人接收到了,人就看到了哪里存在物体,长什幺样子,这就是“显形”了。有的光肉眼可以看到,有的光比如红外线,肉眼看不到,要特殊仪器才能看到。
而电磁波种类就更多了,有微波、短波、长波等,在雷达等领域有广泛运用,也有反射的特性。大家可以将可见光,不可见光、微波、短波、长波理解成电磁波家族的亲兄弟。
肉眼通过光看东西,而雷达是通过电磁波“看”东西的。它向天空中发射电磁波,当雷达发射电磁波的区域内有飞机时,飞机也会反射电磁波,雷达收到反射的电磁波,也就“看到了”飞机。但雷达发射的电磁波人眼看不到。
我们常常听到的隐形飞机、军舰等,表面有特製的涂层,它们吸收了雷达发射的电磁波,或者只反射了一点点,这样雷达收不到反射的电磁波,就发现不了这些飞机和军舰了。
但因为隐形飞机和军舰只吸收了人眼不可见的雷达波,不能吸收人眼可见的可见光,所以人是可以看到这些飞机和军舰的,只是实在离得太远了,没法看到。

工作原理

而浙大陈红胜团队的新研製的隐身器,可以让物体在可见光的範围内实现隐身,也就是在肉眼情况下隐身。他们用的是一种与隐形飞机不同的技术——六边形隐身器不吸收可见光,它能让光线绕过隐身区,就像小溪里的流水,经过一块石头时,溪流会绕过石头后再合拢了继续向前,就像没有遇到过石头一样。
物体发射回来的光线,不再是走直线了,到了隐身区后绕过继续直行。人眼还是接收到了隐身区域挡住部分物体的反射光线,因此还是能看到隐身区挡住的地方让人误以为视野内是没有东西阻挡的。隐身区顺利实现隐身。
为了演示隐身器的原理,郑斌拿来了一支雷射笔,照射透明的六边形隐身器,可以看到,绿色的雷射束在经过中间孔洞部分时,绕了过去,再变成直线射出去。就像溪流绕过水流中间的石头,继续向前一样。
技术局限
隐形技术是全世界不少科学家都在研究的事。“让光像溪水一样绕过了挡路的石头”这一思路,最早由英国科学家提出。
2006年,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教授Pendry等在《科学》杂誌(《Science》)上发表文章,提出了新的隐身衣设计思路,既不反射也不吸收电磁波,使电磁波能够绕过被隐身的区域,按照原来的方向传播,从而可以使物体完全隐形。这是隐身衣设计的“殿堂级”理论,奠定了隐身衣研究的理论体系。
这需要科学家通过材料表面折射率的改造,让光线“转弯”绕过物体按原方向传播,将物体隐藏
Pendry教授也看到了浙大的这一研究进展,他在接受英国《卫报》採访时表示,这项工作是隐身衣研究领域“一个真正的进步”。
此外,他在接受《自然》新闻採访时说:“每个人都想拥有一件在可见光频段下,能够隐藏现实世界中很大物体的隐身衣,但是要达到这点非常困难。”
浙大陈红胜的团队早在2007年就着手研究隐身衣,截至目前,浙大的隐身器还比较初级,六边形隐身器要在正对六条稜角的角度,看过去才有较好的隐身效果,另外,隐身器本身并不隐形。
浙大郑斌说,想製造出穿在身上的真正的隐身衣,还非常困难。要实现在可见光频段的完美的隐身器件,需要纳米级别的加工工艺,而且对材料参数的要求非常苛刻,现有的的技术手段很难实现。或许随着新材料的发现及製造工艺的提高,将来有可能出现性能更好、更轻便的隐身衣。

本文由'鲁以莲'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