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老赖黑名单

老赖黑名单

长期以来,债务人欠债不还、不守信用、逃废债务、规避执行成为一种社会顽疾,尤其是法院判决裁定等法律文书生效后,一些债务人不仅不履行义务,甚至採取各种手段对抗执行。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发布《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俗称“老赖黑名单”,新兴的网际网路行业周鸿祎赫然上榜。被执行人恶意逃避执行是法院“执行难”的重要原因。这部司法解释的出台,意味着失信被执行人将被纳入“失信者黑名单”。

基本介绍

中文:《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外文名:"Provisions on the list of information published dishonest debtor"俗称:“老赖黑名单”作用:失信者将被纳入“失信者黑名单”

简介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通报全国法院第一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有关情况,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的实施情况。为配合《规定》的实施,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已于2013年10月24日开通。截至11月4日,全国法院依职权共将31259例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纳入了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这其中,名单涵盖了社会各行各业的“老赖”,除了赖账大户集中的房地产、外贸加工等行业,值得关注的是,一些新兴行业,如奇虎360公司CEO周鸿祎也名列其中。(11月5日新华网)

社会限制

失信者“黑名单”是社会诚信机制建设加码的重要一步不难想见,如果执行到位,“老赖”们必然会在招标投标、行政审批、融资信贷等多方面受限,以及不良信息在舆论及媒体倒逼之下,主动到人民法院履行法律义务。从法律来说,《民事诉讼法》第十三条规定,“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第二百五十五条规定,“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採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採取限制出境,在徵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守约践诺,法之底线。

老赖黑名单老赖黑名单

现实生活中,还是有不少人因手段成功或“意志坚定”,成功扮演着“法律白条”的角色,债权人也只能愤而无方。虽说天有不测风云,不否认在交易过程中有失去履行债务的能力,但这并不在此次失信被执行人的规定之列。从公布名单统计分类来看,这些“老赖”大多在交易时主观意愿上就不想履行义务,因此,交易后不计后果耍赖毁约,才成为不当得利的招数。换言之,如果及早规範市场交易行为,把“老赖”拦在交易门槛之外,纠葛也许会少很多。

诉讼评估

毕竟,法律是社会活动的最低準则,而诉讼也是公民维权的最后手段。如果在交易之初,债权人对对方的诚信度有比较客观的认识,债务人也对自身能力进行过合理评估,纠纷可能就会止歇于交易之前。这就需要制度设计两个层面着力:一是构建好全方位的徵信系统,法院不仅要与工商、交行、农行、中行、建行等银行合作,更要与徵信中心、证监会等共享“黑名单”,在一切信用行为可能设计的领域,全面围堵失信者;二是市场交易中增加“信用额度”的门槛或环节,让契约与诚信成为市场规则的硬通货,把诚信规则纳入交易的明规则之内。
未雨绸缪好过亡羊补牢。只有进一步规範市场秩序,严格资格审查,準确评估诚信,才能真正降低交易行为中“有钱不还”类民事纠纷的发生率,进而从源头上缓解司法压力,促进经济发展,稳固社会秩序。

失信被执行人

什幺是失信被执行人?
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二)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三)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四)违反限制高消费令的;
(五)被执行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定的;
(六)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失信被执行人有哪些行为是被禁止的?
一是禁止部分高消费行为,包括禁止乘飞机、列车软卧;
二是实施其他信用惩戒,包括限制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用卡
三是失信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不得担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本文由'海曼寒'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