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杨龙才

杨龙才

杨龙才,同济大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副研究员。

基本介绍

中文:杨龙才毕业院校:同济大学学位/学历:博士职务: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副研究员

人物经历

2008-副研究员: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同济大学,上海中国
2000-2008工程师讲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同济大学,上海,中国
1997-2000工程师:上海铁道大学,上海,中国
1993-1997助理工程师:上海铁道大学,上海,中国
2002-2005博士:道路与铁道工程,同济大学,上海,中国
1997-2000硕士:道路与铁道工程,同济大学,上海,中国
1989-1993本科:铁道工程,上海铁道学院,上海,中国

研究成果

1.龙东路捷运车站複合式围护结构机理研究,国内领先,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1999;2.隧道地基地震液化研究,国内领先,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00;3.大型沉管隧道乾坞边坡稳定性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2000;4.电渗法加固细颗粒土地基的研究,铁道部科技教育司,2001;5.支挡型地层开挖荷载传递规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2;6.南京捷运软流塑地层浅埋暗挖隧道和大跨度浅埋暗挖隧道群穿越旧建筑群施工技术,2003;7.路基与桥桩沉降控制措施的试验研究,铁道科技开发项目,2003;8.沖淤沉积层捷运工程环保型咬合桩围护结构设计与施工的技术研究, 2004;9.高速铁路路基沉降控制的试验研究,铁道科技开发项目,2002-2006;10.软土地基沉降估算方法及不同地基处理方法加固效果的研究,铁道科技开发项目,2002-2005;11.单桩轴向动载试验及群桩与涵洞沉降试验研究,铁道科技开发项目,2002-2005;12.浙赣线非改线地段路基土承载力检测评估,2005;13.磁浮交通沪杭线黄浦江隧道的工程技术问题研究,863课题,2005-2007;14.轻型动力触探检验低路堤地基土测值的控制指标研究,上海铁路局,2005.5~2006.12;15.PHC桩处理深厚软土地基沉降计算及设计参数最佳化,上海铁路局,2005.5~2006.12;16. 高频重载条件下铁路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的设计理论和方法,863课题,2007-2009;17. 高速铁路CFG桩複合地基综合技术研究,铁道科技开发项目,2007-2010;18. 高速铁路CFG桩桩网複合地基的附加应力计算,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9-2011;19. 宁杭铁路线下工程沉降评估,重大横向课题,2009-2012;19.高速铁路线下工程异常沉降的计算理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费基金项目,2011-2013;20. 沿海高速铁路沉降观测及评估技术,铁道科技开发项目,2011-2014;21. 杭甬客运专线桥樑桩基横向偏移的工程评估及整治措施,2011-2013;21. 新建福州至平潭铁路和改建铁路南平至龙巖线扩能改造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评估,重大横向课题,2014-2019;

获奖情况

1.获得中国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2.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次;3.获得铁道学会铁道科技三等奖1次;4.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5.京沪高铁技术创新二等奖1次;6.上海铁路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中国铁建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7.同济大学本科毕业设计优秀指导奖2次。

发表刊物

1.贾煜,宋福贵,王炳龙, 杨龙才等. 基于改进荷载传递法计算降水引起的基桩沉降[J]岩土力学, 2015, 36(1): 68-74, 82.2.郭鹏飞,王旭,杨龙才等. 长期竖向循环荷载作用黄土中单桩沉降特性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 2015, 37(3): 551-558.3.宗维凯,杨龙才. 盾构施工引起的邻近基桩桩侧水平土压力变化规律[Z]成都: 20141-5.4.张超,杨龙才,黄大维等. 钢套管施工对捷运隧道影响分析及变形控制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z2): 3584-3591.5.贾煜,杨龙才,王炳龙. 条形抛物线荷载下桩网结构路基的附加应力计算[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z2): 4098-4104.6.赵春彦,郑国勇,杨龙才. 软土中桩基工后长期沉降的预测模型[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42(2): 470-475.7.秦晓光,杨龙才,何太洪. 长短桩处理路基不均匀沉降三维有限元分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1, 28(4): 80-83.8.秦晓光,杨龙才,何太洪. 高铁站场中不同类型桩基沉桩顺序研究[J]岩土工程技术, 2011, 25(2): 101-105.9.邵烈,杨龙才,王炳龙. 软土地区无碴轨道线路桥樑桩基础沉降规律和预测分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1, 28(2): 6-13.10.詹超,杨龙才,何太洪. 盖挖法临时路桥体系的设计方法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9, 26(3): 20-25, 41.11.杨龙才,王炳龙,赵国堂等. CFG桩网複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研究[J]铁道建筑, 2009(7): 19-23.12.杨海鸣,杨龙才,王炳龙. 预应力管桩的施工工艺及处理效果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9, 5(1): 112-117.13.杨龙才,宫全美,彭声应等. 低矮路堤CFG桩複合地基动力有限元计算分析[J]铁道建筑, 2009(7): 27-30.14.杨海鸣,杨龙才,王炳龙. N10检验低路堤地基土承载力的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8, 4(1): 99-104.15.柯琳,杨龙才,王炳龙. 垃圾渗滤液对钻孔桩的施工及其耐久性的影响[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8, 25(3): 50-55.16.王炳龙,杨龙才,周顺华. 高速铁路膨胀土路堑基床换填厚度试验研究[J]铁道建筑技术, 2008(6): 68-71.17.龚炼,王炳龙,杨龙才. 浙赣线提速路基基床承载力评估及加固措施[J]铁道建筑技术, 2007(1): 53-56.18.杨龙才,王炳龙. 强夯施工对环境振动的影响分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7, 24(2): 16-20.19.王炳龙,杨龙才,宫全美等.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的试验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34(4): 499-503.20.杨龙才,周顺华. 南京某捷运深基坑围护结构方案的比选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6, 2(3): 453-458.21.张栋樑,杨龙才,王炳龙. 扩底抗拔桩试验分析与抗拔承载力计算方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6, 2(5): 775-780.22.王炳龙,杨龙才,周顺华等. CFG桩控制深厚层软土地基沉降的试验研究[J]铁道学报, 2006, 28(6): 112-116.23.包旭范,高强,周顺华, 杨龙才等. 强夯加固软土地基机理的有限元分析[J]中国铁道科学, 2005, 26(2): 8-14.24.汤梅芳,杨龙才,王炳龙. 悬浮桩複合地基下卧层沉降计算的对比分析[J]路基工程, 2005(6): 26-28.25.杨龙才,郭庆海,周顺华等. 高速铁路桥桩在轴向循环荷载长期作用下的承载和变形特性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24(13): 2362-2368.26.蔡华炳,文望青,薛照钧,杨龙才等. 软土地基桥樑桩基础单桩竖向动静载试验研究[Z]武汉: 2005285-292.27.周顺华,张先锋,佘才高,杨龙才等. 南京捷运软流塑地层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的探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24(3): 526-531.28.蔡华炳,文望青,薛照钧,杨龙才等. 软土地基桥樑桩基础单桩竖向动静载试验研究[J]铁道标準设计, 2005(11): 34-38.29.高强,杨龙才,王炳龙. 软粘土中钻孔灌注桩承载特性的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技术, 2004, 18(1): 35-39.30.杨龙才,周顺华,高强. 基于单桩轴力实测的桩身压缩变形计算与分析[J]工程勘察, 2004(4): 42-46.31.高强,杨龙才,王炳龙等. 混合法在确定刚性承台群桩基础最终沉降量中的套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23(z1): 4586-4589.32.杨龙才,周顺华,孟晓红. 软土地层挤土桩施工对地下管线的影响与保护[J]地下空间, 2003, 23(4): 365-369.33.王炳龙,周顺华,杨龙才. 高速铁路软土路基工后沉降试验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31(10): 1163-1167.34.杨龙才,周顺华,姚燕明. 变跨度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31(4): 408-412.35.姚燕明,杨龙才,刘建国. 捷运车站施工对地面沉降影响的试验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2, 5(1): 70-73.36.李洪年,唐秋生,王炳龙,杨龙才等. 土工格栅受力状况的测试技术[Z]重庆: 2001540-543.37.李洪年,唐秋生,王炳龙,杨龙才等. 土工格栅受力状况的测试技术[J]地下空间, 2001, 21(z1): 540-543.38.吴海平,凌国石,潘若东,杨龙才等. 複合式围护结构的土工离心试验[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1, 4(2): 19-21.39.杨龙才,王炳龙,周顺华等. 基坑边坡变形和稳定性的离心试验研究[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理工辑), 2000, 21(10): 100-105.40.杨龙才,王炳龙,吴邦颖. 粘性土地基强夯加固的对比试验研究[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 1999, 20(10): 33-37.41.杨龙才,王炳龙,吴邦颖等. 软土地基强夯法加固的若干问题[Z]南京: 1998313-317.

本文由'赫连迎蕊'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