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三瘤齿兽属

三瘤齿兽属

三瘤齿兽属(学名:Tritylodon)是犬齿兽亚目三瘤齿兽科的一属,而三瘤齿兽类最先进的犬齿兽类之一。三瘤齿兽生存于侏罗纪早期,曾与恐龙共同存活在同一时期。三瘤齿兽拥有许多现代哺乳动物的特徵,因此过去曾被归类于哺乳动物。但由于三瘤齿兽仍保有类似似哺乳爬行动物的下颌骨头、头颅结构,目前被归类于合弓纲(似哺乳爬行动物)[1]。

基本介绍

中文学名:三瘤齿兽属拉丁学名:Tritylodon:动物界:合弓纲:三瘤齿兽属

发现与种

三瘤齿兽的化石发现于南非自由邦、赖索托。模式种是T. longaevus是由理查·欧文在1884年所叙述、命名,属名意为“有三齿尖的牙齿”。化石发现于南非、赖索托的艾略特组(Elliot Formation)中上层,地质年代为侏罗纪早期的赫塘阶/锡内穆阶。第二个种是T. maximus是在1962年被叙述、命名,化石发现于南非的克莱伦斯组(Clarens Formation),地质年代为侏罗纪早期的锡内穆阶/普林斯巴赫阶。由于这些地层有许多三瘤齿兽的化石,因此又名三瘤齿兽极盛带(Tritylodon Acme Zone)。
三瘤齿兽的化石发现于南非,在南极洲汉森组(Hanson Formation)还有发现可能的化石。三瘤齿兽刚出现时,非洲的气候乾旱、炎热,之后气候逐渐潮湿、热带的。
在1970年代初期,詹姆斯·霍普森、詹姆斯·基钦…等科学家提出T. maximus其实是T. longaevus大型标本,或是T. longaevus近亲。如果T. longaevusT. maximus是近亲,由于两者生存于不同时代的同一地区T. maximus可能继承T. longaevus的原本生态位。这两个物种差异在于,T. maximus体型较大、左右上颌各有9颗犬齿后齿(Postcanines),而T. longaevus的体型较小、左右上颌只有7颗犬齿后齿,其余特徵则相同。

特徵

三瘤齿兽是种小型动物,头颅骨长约25厘米,胫骨长5.3到8.2厘米,但已是最大型的三瘤齿兽科之一。上颌每侧有3颗门齿,其中第2颗较大。三瘤齿兽没有犬齿,门齿与犬齿后齿之间有个缺口T. maximus的左右上颌各有9颗犬齿后齿,而T. longaevus的左右上颌各有7颗犬齿后齿。犬齿后齿呈方型,具有3个齿尖,成为三瘤齿兽的名称来源。根据牙齿形状,三瘤齿兽是草食性动物。
根据三瘤齿兽的前肢、肩膀结构,它们的前肢适合做出挖掘动作,可能是种穴居动物。三瘤齿兽的四肢直立身体下方,类似现代哺乳动物,而早期兽孔目的四肢是略朝向身体两侧

分类

三瘤齿兽属于犬齿兽亚目的三瘤齿兽科。在1920年代以前,三瘤齿兽被归类于早期哺乳动物。在1935年,三瘤齿兽被归类于多瘤齿兽目。由于三瘤齿兽科同时具有似哺乳爬行动物、哺乳动物的特徵,目前被视为是似哺乳爬行动物演化至哺乳动物的旁支之一。有些科学家认为哺乳类从三瘤齿兽进化而来,而其他科学家认为是从另一群特化犬齿兽类,三棱齿兽科进化而来。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羊膜动物Amniota
纲:
合弓纲Synapsida
目:
兽孔目Therapsida
亚目:
犬齿兽亚目Cynodontia
下目:
真犬齿兽下目Eucynodontia
科:
三瘤齿兽科Tritylodontidae
属:
三瘤齿兽属TritylodonOwen, 1884

本文由'仆慕易'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