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丰顺县梅溪村

丰顺县梅溪村

丰顺县梅溪村是丰顺县农村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整村推进示範村,是广州市扶贫“双到”示範村,也是南岗街道办帮扶梅溪村的一项重点工程。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梅溪村 外文名称:Mei Xi Village 行政区类别:村委会 所属地区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电话区号:0753邮政区码:514300地理位置:广东省东北部 人口:1793人方言:客家话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着名景点:梅溪机场:梅州机场,潮汕国际机场火车:丰顺火车站、丰顺东站(高铁)车牌代码:粤M

概述

丰顺县梅溪村是革命老区,其中贫困户84户323人。总人口1793人。截至2012年4月底,帮扶单位投入到该村的帮扶资金共1010.76万元,其中,黄埔区南岗街道办筹集资金250万元。近年来通过引进养殖纽西兰兔、投资竹器加工厂、扩大茶叶种植、建立蜜柚生产基地、建成信息化天翼村、加大贫困户农技培训力度购买新农保、新农合及扶贫助学、入股广州梅州工业园等帮扶措施,目前,全村贫困户人均纯收入95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1.14万元,有劳动能力贫困户脱贫率达100%
黄埔区和丰顺县共同筹资890万元(其中帮扶单位100万元、省级专项危房补助资金390万元、丰顺县财政资金100万元、社会捐资300万元),危房改造户平均每户自筹1.5万元,对全村390户进行整村改造。从2010年6·30扶贫济困日全县捐资6097万元的统筹款中安排300万元主要用于村道排水排污凉亭健身休闲场所绿化美化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主村投入70万元建设天然浴场休闲区―― 天然游泳场、亲水平台儿童浴池、竹棚等休闲场所。配备了太阳能路灯,还特设富有本地特色的农家饭庄,不但美化了环境,而且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来梅溪观光旅游,也为邻近的龙归寨瀑布释迦山寺庙等旅游景点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

旅游新农村

畅游溪水觅清凉,安坐竹亭纳清风这是今日丰顺县汤坑镇梅溪村真实面貌的写照。梅溪村,不是两年前被贫困窒息的小山村吗?是何种原因促使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有源头活水来!”村支书邱耀亮的一句话概括了梅溪村变化的缘由,“正如梅溪河这条活水造就了避暑胜地——梅溪村天然泳池一般,扶贫开发‘双到’的‘活水’让被贫困窒息的梅溪村活了起来,让昔日的贫困小山村变成了今日的旅游新农村。”

天然小溪变泳池

两年前的梅溪河,溪边杂草丛生、危房林立,而今,它成了游客津津乐道的避暑胜地,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到梅溪村的天然泳池游泳,寻觅那份属于夏季的清凉。来自潮州的郑老闆说,梅溪村的天然泳池比一般的泳池好得多,流动的溪水让天然泳池有了一般泳池所没有的乾净,人工打造的池身让天然泳池有了水库所没有的安全,可谓是人与自然完美结合,夏季游泳的好去处。谈起天然泳池的建设灵感,广州市黄埔区南岗街的扶贫开发“双到”驻村干部朱永忠说,这个点子源自市委书记朱泽君的一次动员讲话。朱永忠说,朱书记在一次关于扶贫的动员大会上提出,要“善于发掘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果园公园林区为景区农副产品为旅游商品促进农民就业,拉动农副产品流通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让朱永忠大受启发,既然果园能变公园,小溪就能变泳池。朱永忠说乾就乾,他立即向广州市黄埔区提交了一份报告,并与梅溪村支部书记邱耀亮一起组织村民讨论。2011年11月,村两委和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天然泳池的建设计画。在黄埔区的扶贫资金和丰顺县的财政支持下,经过半年的努力,天然泳池的主体部分已经建设完成。下一步还将建设儿童浴池、水车等配套设施,吸引更多游客到梅溪村休闲观光,享受慢生活

兔类养殖大创收

4年前,梅溪村希望国小由于最佳教学资源而被撤点并校,占地约700平方米的两层教学楼因此而闲置。村干部与驻村干部一起多方奔走、四处考察,经过数轮论证,闲置的教学楼最终被用于建设扶贫开发“双到”产业帮扶项目——纽西兰兔养殖基地。首先增设设施,并从福建龙巖万家兔业引进了优质种兔,由万家兔业负责向承包户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养殖基地整体承包给村里的养殖户。承包户邱会局告诉记者,纽西兰兔养殖基地的建成为村子和自己的脱贫致富铺平了道路。如今养殖基地内共养有200只种兔,1000多只肉兔。依靠先进的自动餵水系统山中优质的矿泉水,仅需两个人便能将养殖基地内的所有兔子养大养肥。每年可以生产5批共5000多只肉兔,按目前市价每斤10元计算,年产值10万元。由于村集体不直接参与经营,承包户每年向村集体提供3.5万元的固定投资收益。养殖基地的产出带动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成功发展了多家贫困户私人参与肉兔饲养,每户人家每年养殖150只肉兔,每年养兔可获3000元的收益。在扶贫开发“双到”产业帮扶项目的支持下,看着自家的兔子一天天长大,昔日的贫困户们今天都笑开了颜。
地图

新房遍地喜开花

两年前的梅溪村到处都是破旧的泥坯土房,残檐断瓦、土墙剥落、杂草丛生、垃圾堆积。而今,走进梅溪村,记者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整齐规划的客家民房,全新的大梁和瓦片,粉刷一新的白外墙,环境优美的休闲小公园等,让人难以想像过去的光景。今年已经68岁的邱兰香老人在自家新房前动情地对记者说:“扶贫开发‘双到’解决了数十年来都没有解决的老问题,实现了几代人都没能完成的事情。”据悉,梅溪村是广东全力推进的20个省级 “幸福安居工程”示範村之一,帮扶单位和丰顺县共同筹资890万元,危房改造户平均每户自筹1.5万元,农房改造以农户自筹为主,政府补助为辅落实资金,採取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的方式对全村390户进行整村连片改造,其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扶贫开发各项工作有序深入开展。邱阿婆指着离他家500多米外的几间泥坯房对记者说:“那几间破烂的土房是村里留作纪念用的,大家通过扶贫开发‘双到’前后的巨大变化,忆苦思甜,更能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新生活。”

丰顺县梅溪村

本文由'检醉丝'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