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疰夏

疰夏

疰夏,中医病证名。指因暑湿之气外侵,困阻脾胃,或暑热耗伤正气,脾失健运所致。以夏季倦怠嗜卧、低热、纳差为主要表现的时行热性病。

疰夏又被叫做苦夏,夏季的常见病,一般夏季过后,病情可自行改善,部分患者可呈现出逢暑必发的周期性特点。疰夏亦为中暑的先兆,若进一步发展可致中暑。

病因病机

主要源于天气的暑热和体质虚弱,即因素体虚弱、复感受暑热之气而引起。夏季,天暑下迫,地湿上蒸,体内湿热过重,脾胃、心肺一时无法适应调整;且夏季气候炎热,人们大量出汗汗液走了很多水及盐分,使身体电解质失去平衡;胃液、胃酸分泌随之减少,会影响食慾和消化

临床表现

乏力倦怠、眩晕心烦、噁心胸闷、四肢无力、精神萎靡、失眠多梦、多汗纳呆,或有低热等。
1.多发于体质较弱的老人小孩,常见于5岁以内婴幼儿,尤以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多见。我国中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较为多见。一般发病时间多集中于6、7、8三个月。秋凉以后,症状均能自然消退。部分患儿可连续发病几年,但再发病时症状较轻,病程亦较短。
2.入夏以后,发热不退,病程较长,一般1~2个月,有的可长达3~4个月。气温愈热,则发热愈高,烦躁不宁,皮肤乾燥灼热,无汗或少汗,多饮多尿,小便一昼夜可多达数十次,
3.随气温降低或在阴凉环境下,症状能自行缓解。在将愈之初,先见小便减少,饮水量也减少,此后发热亦逐渐退至正常
4.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辨证施治

1.暑伤津气证
证候:发热,口渴,多尿,无汗或少汗,烦躁,神情疲倦,食少便溏,唇红乾燥,咽红,舌质较红,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数,指纹紫。治则:清暑益气、益胃生津。主方:王氏清暑益气汤。
有表证者,去麦冬、黄连,加大豆黄卷、薄荷;壮热、无汗,加香薷、生石膏。
2.脾气亏虚证
证候:发热或高或低,面色淡白,气短懒言,肢软乏力,睡时露睛,纳少,口渴,尿多而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脉虚大,指纹色淡。治则:补脾益气。主方:补中益气汤。
大便溏薄,加薏苡仁、茯苓、苍朮;纳呆、食少,加麦芽、神曲、山楂。
3.上盛下虚证
证候:发热,口渴多饮,多尿,无汗,萎靡不振,虚烦不安,面色白而泛红如妆,下肢清冷,食慾减退,小便频数而清长,大便稀薄,舌质淡,苔薄,脉细数无力,指纹淡红。治则:引火归原、滋阴潜阳。主方:温下清上汤。
大便稀,加白朮、陈皮、木香;热退而面黄、疲乏,加党参、黄芪、白朮;食欲不振,加神曲、麦芽。
4.气阴两亏证
证候:神疲倦怠,乏力嗜睡,眩晕多汗,心烦口渴,纳呆体瘦。舌胖有齿痕、苔薄、脉细弱。治则:清暑益气养阴。主方:清暑益气汤加五味子、白芍等。
5.暑湿困脾证
证候:神疲倦怠,乏力嗜睡、脘闷纳少,口淡噁心,便溏,苔腻,脉濡。治则:清暑化湿。主方:藿朴夏苓汤合六一散。

饮食调护

古人预防疰夏一般也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立夏”开始,这一时段的习俗很多,比如上海就有立夏之日吃茶叶蛋的风俗;第二阶段则从夏天开始,有关“夏至防疰夏”,各地都有一些“吃”的风俗,近人胡朴安在《仪征岁时记》中记载道:“夏至节,人家研豌豆粉,拦蔗霜为糕,馈送亲戚,杂以桃杏花红各果品,谓食之不疰夏”。
1.饮食
夏季的饮食原则应为健脾利湿,淡补、清补。
(1)木耳、番茄、黄瓜、藕、豆腐、米仁、冬瓜、绿豆、胡萝蔔、茄子鸭子鲫鱼、鹌鹑等。
(2)党参茯苓白朮鲫鱼汤:鲫鱼一条,约250克,党参、茯苓、白朮各10克,甘草3克。党参、茯苓、白朮、甘草煎煮取备用,鲫鱼去鳞去内脏,加油煸一下,两面翻一下,加入料酒、葱姜,放入适量水煮沸后与中药同煮,加入调味品,还可适当加入胡椒粉调味。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养胃。
(3)枸杞茄子黑鱼丁:茄子250克,黑鱼500克,枸杞子15至20克。茄子加油煸炒一下,黑鱼去骨切成小粒状,加入料酒、盐、味素、芡粉拌匀,拿油煸炒备用,茄子快熟时与鱼丁混合炒匀,枸杞子先用温水浸泡,起锅前5分钟放入。具有健脾开胃、助运利湿、补肝益肾、明目养肝的功效。
(4)芦根绿豆粥:新鲜芦根100克,绿豆50克,粳米100克。芦根切短,加水煎煮半小时取出渣,再加入绿豆、粳米同煮,直至绿豆煮烂为止。可在粥中加适量盐,喜欢吃甜的加点糖也可以。此粥的功用清热养胃、消暑解渴。
(5)麦冬黄瓜开洋凉拌菜:麦冬10克,开洋或虾皮、虾米(含钙、锌)30克,黄瓜半斤。麦冬事先用温水泡一下,适量水烧开后放入麦冬,将其涨开,水留着;黄瓜切片或段或条,三样放一起,加少量的水,放入香油、醋、糖或少许辣椒酱等,拌匀,做成冷盘。
(6)水果从冰柜里拿出来不要马上吃,稍微放一会再吃。
(7)药物预防:可以在立夏之前,用党参、五味子、麦冬、当归、陈皮、青皮、甘草、黄柏、神曲煎汤,一日两次服用,连续服用一周左右,能有效预防“疰夏”。
(8)已经发生“疰夏”,要因人而异选择食物,体质偏实的人选清暑泻热的食物,年老体弱的人则应选益气养阴的食物。
夏天昼长夜短,晚上睡眠少,不妨吃过中饭打个盹,补充睡眠。睡觉时,不要对着电扇或空调风口直吹,天热皮肤毛孔舒张,邪气通过毛孔长驱直入,容易感冒着凉。
3.锻鍊
不要惧怕高温,不要惧怕流汗,到户外跳跳健美操、游泳跑步跳舞等,可以提高身体素质,改善内分泌和新陈代谢,对调节植物神经体温都大有裨益。

本文由'形意寻梅'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